在人體研究上,發現粒線體的數量常常與癌症、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或氧化壓力有關。
因周邊血球粒線體數量的變化常受很多環境因素影響,如抽菸、喝酒等,加上,老化常伴隨高含量自由基的發生,所以粒線體數量也呈現下降,有學者認為粒線體的數量可以作為人體健康或老化與否的指標。
粒線體DNA拷貝數量測定-細胞能量
人類細胞中的粒線體(Mitochondria)具有多種功能,包括了細胞分化、細胞資訊傳遞和細胞凋亡等,最主要的功用是提供細胞能量,所以俗稱細胞的發電站,幾乎所有能量都是由粒線體內氧化磷酸化(OXPHOS)反應和合成ATP而來。當粒線體功能發生異常時,可能造成細胞的老化或一些如癌症或發炎反應等等疾病的產生。
粒線體DNA對老化的影響
由於老化常伴隨高含量的自由基的發生,所以粒線體數量也呈現下降。所以有學者認為粒線體的數量可以作為人體健康或老化與否的指標。
粒線體DNA拷貝數量測定
單一個粒線體平均含有循環性粒線體DNA 2~10組,我們藉由即時定量PCR的方式計算出細胞核內染色體DNA與粒線體DNA的比值,得到相對的周邊血液細胞中粒線體的數量,早期偵測粒線體數量的變化,將可以提早預防、延緩老化和疾病的發生。
端粒與粒線體關係
有研究發現,端粒的長度也與周邊血球內的粒線體數量有關。較多的研究結果指出粒線體數目的變化,是身體健康與老化的指標之一。
![]() |
|
▲粒線體DNA拷貝數量基準值 |
“單一個粒線體平均含有循環性粒線體DNA 2~10組,我們藉由即時定量PCR的方式計算出細胞核內染色體DNA與粒線體DNA的比值,得到相對的周邊血液細胞中 粒線體的數量,早期偵測粒線體數量的變化,將可以提早預防、延緩老化和疾病的發生。”